互联网逐渐在由一个新生事物转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曾经谈“网”色变、要用电击去治疗“网瘾”的昨天尽管荒诞,却也融入到了历史的痕迹当中。
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网民人口的增长趋势正在放缓,互联网正在渗透至乡镇和农村区域,网民亦开始呈现新老生代的差别。
时间的动态特质在“互联网”这个东西上得到了最为充分的释放和展示,从拨号上网到白兆光纤,从HTML到DIV+CSS,从桌面终端到移动终端,信息的更迭也让一个接一个的网络热词被创造,被热捧,最后又被迅速遗忘。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的定义是:“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它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被其它有意识能力存在者感知、认识、判断、利用的本源”,他继承了尼采而颠覆了笛卡尔,认为“死亡”是“存在”的损失,前者一旦到来,随即则等同于剥夺了后者的可能性。
如果以Chinanet始建的1995年为标尺,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我们一度有四家网站跻身全球流量前十的榜单之中(2006年Alexa:百度、新浪、搜狐、腾讯),CN域名的注册数量也超过了30万个,杭州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能够在一天之内达到181亿的网络销售额,腾讯的微信则刚刚获取了它的第一亿名海外用户。
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商业市场并不会给予落败者太多的怜悯,或因为竞争失利,或因落伍遭弃,或因经营不善,或因政策打击,中国互联网也有着一片产品墓场,那些曾经闻名遐迩的落败者在这里长眠封存,历史或许会记录它们,但时间最终注定不会记得它们。
就像一句老话:“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仅仅作为见证者,我走进这片雾霾弥漫的墓场,在碑林中翻寻那些显赫一时的名字。并不身怀死而复生的技艺,只是出于多愁善感的某种情结,重温一些可能没有太多人会在乎的故事。
被誉为“先烈”的第一个名字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瀛海威时空。”
1996年,北京中关村南大门立起了这块广告牌,设计、配色、字体都可以称得上“土鳖”二字,但这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起点。在中国电信的ChinaNet骨干网络都尚未落成的时候,从中科院“下海”、做传呼机生意赚了第一桶金的辽宁人张树新创办了瀛海威信息通信公司,拿下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的资格。一边帮着中国电信推广互联网业务,一边模仿美国在线(AOL)建立中国的信息交互中心。
林军在《沸腾十五年》中详细描述过瀛海威的兴衰起落,按照张树新自己的话来讲,瀛海威成于超前,也败于超前,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启蒙单位,瀛海威获得了极高的未经稀释的关注度,在盈利有限的情况下就可以轻易的卖股份融资,中国兴发集团于1996年投了瀛海威5000万人民币,将张树新推向了辉煌而短暂的顶峰。由于瀛海威希望独立于中国电信之外向网民提供整套的网络接入及收费服务,瀛海威很快成为了中国电信的敌人,后者开始尝试从邮电部门中分拆出来亲自进入市场,渐进式的将瀛海威的客户一个又一个的撬到中国电信的服务内,而在流量变现根本就是一个未解之谜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瀛海威也难以找到向用户收费的渠道,内外交困的局面仅仅维持到了1998年,因为与投资方发生冲突,张树新宣布辞职,成为了中国早期ISP的殉道者之一。
在剖析瀛海威去势的论调中,瀛海威那场著名的政治宣传项目“网上延安”被公认为是败笔之一,为了配合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出于借势捆绑传播瀛海威的品牌认知,张树新主导瀛海威做了一档最终耗时三年也没能完成的“网上延安”信息专题,在张树新的计划当中,“网上延安”会将延安的红色历史搬到网站上,然后通过教委组织全国中小学生观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向学生家长普及瀛海威的业务。
时间不仅改变了瀛海威的结局,也改变了张树新的信仰。2008年,人民网旗下的强国论坛举办了一次在线交流,邀请瀛海威与网友就互联网相关话题互动,强国论坛有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设计,想借“中国互联网教母”之口来表达一些特定看法,但是张树新的回答相当出色,节选部分放在下面:
|